English

饮食与人际关系

饮食文化漫谈(三)
2000-02-18 来源:光明日报 刘志琴 我有话说

吃饭是日用消费生活中最大宗的内容,而最大的消费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。这一点早被我们的先人所确认。古人称人民大众为“庶”,而“庶”字的产生就与烹调术有密切的关系。上古时代普遍使用石烹法将食物煮熟,这种方法是将食物放在被火炙热的石上烤熟,或者将烧热的石块投入有食物的水中,待水沸腾,将食物煮熟。《古史考》记载说:“神农时,民食谷,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。”这是烙炕熟的。也有用石烹调的,据古文字学家考证,甲骨文中的“庶”字,“从火石,石亦声”,是个会意兼形声字,与煮相通。显而易见,“庶”的本义是用火烧石头烤熟食物,烧烤时发出嘭的声响,模仿声音象意造出“庶”字,以此作为人数最广大阶层的称谓。

重视进餐礼仪是饮食介入人际关系的重要表现。作为至圣先师的孔子,在《论语》中谈到:“食不言”、“割不正不食”等有关食的说教有41处之多。《礼记·曲礼》详细记有古人宴饮的程序和规范:入席前要从容,不要变脸色,两手提着衣裳,离地一尺,不要掀动上衣,不要顿足发出声响;进食时不要光顾自己吃饱;用手抓饭,不要带汗泽;吃饭不要发出响声;到口的鱼肉不要再放回菜盆;不要把骨头扔给狗;不要大口喝汤;不要当人的面调汤汁,也不要当众剔牙齿。主客长幼之间要彬彬有礼,从迎送宾客、入席仪态、陈设餐具,到吃肉喝汤,都有详尽的规章。这些礼仪体现了共餐的卫生要求和谦恭礼让的人际关系。

在古人的心目中,以吃饭为主要内容的宴饮,它的意义远在吃饭以外。通过宴饮联络宾客,亲善友谊,扩大与周边民族的交流,成为不可或缺的活动。《尚书》中就指出:“四夷戚宾,无有远迩,毕献方物,惟服食器用。”文化交流首先从食物引进,三千多年前周武王时,西南少数民族就以茶作为贡品,输送到中原。交通不便,旅程艰难,都挡不住人们对商品交换的渴望,步行马载,跋山涉水,传播文明的种子,改善物质生活,累累事实不胜枚举。现在人们最爱吃的菠菜、黄瓜、茄子、西红柿、石榴、西瓜、胡桃、涮羊肉、烙饼,都是古代的舶来品。中原的美味更令异邦的食客倾倒。从这里可以理解中国人为什么那么重视吃喝这一最寻常的举动,元宵节吃元宵,端午节吃粽子,中秋节吃月饼,重阳节吃重阳糕,腊八吃腊八粥,送灶吃灶糖,春节吃团圆饭。生日吃面条、生孩子吃红蛋,加冕、册封、庆功、结盟,没有哪个节庆不以吃喝为特色。以吃交好,以吃释怨,以饮消愁,从婚丧喜庆到喜怒哀乐,莫不以吃喝为高潮,吃喝成为中国人团结群体,整合关系的润滑剂和增凝剂。

吃,这一字意所造成的词语,还延伸到人际关系的各个领域。诸如吃得开、吃不开、吃不消、吃得消、吃老本、吃官司、吃败仗、吃大锅饭、吃回扣、吃偏食,吃独食、吃家伙,吃透精神、吃准时机,吃香的、喝辣的、吃苦、吃力、吃醋、吃亏、吃瘪,啃书本、啃骨头,人生百态几乎都与吃字分不开。还有那与食物相连的词汇所表现的世情风貌更是丰富多彩,如回味无穷、添油加醋、坐吃山空、挑肥拣瘦、食古不化、脍炙人口、醉翁之意不在酒、生姜还是老的辣等等。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。”这一千古圣训也在“吃”与“食”的概念中得到充分的发挥。足可见饮食活动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具有全方位的影响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